四、給水排水
1、給水
一、用水量標準
明確各類建筑的設計用水定額,應根據不同的建筑類型及水資源狀況確定用水量的取值。
二、供水系統
A、利用市政水壓供至合理樓層。
B、給水分區的劃分。
三、所采用的加壓供水方式
分析和描述所待定方式的優缺點和適宜場合(下為各種方式舉例)。
A、水泵水箱加壓方式
B、氣壓供水方式
C、變頻調速供水方式
D、管網疊壓式供水方式
四、先取供水設備
A、水泵的合理選型
B、氣壓供水設備的選型
C、變頻調速泵組的選擇
D、管網疊壓式供水設備的選擇
五、節水器具、儀表
A、坐便器水箱容積不大于6L
B、公共衛生間采用感應式水咀,感應式小便沖洗閥等。
C、大專院校、學生浴室、學生宿舍衛生間等應采用刷卡用水。
2、熱水
一、選擇熱源
A、 集中熱水系統的熱源選擇原則:
工業余熱、地下熱水資源、太陽能熱水系統、地下或地面水水源熱泵、熱網(熱網要選擇時應注意是否是僅在采暖季節開通熱網)。
當上述條件不存在或不合理時,可采用專用蒸汽和熱水鍋爐制備熱源。也可采用燃油、燃氣機組制備熱源或直接供給生活熱水。
B、局部熱水供應系統的熱源選擇原則:因地制宜,太陽能、空氣源熱泵、燃氣、電能等。
二、基本參數的選用
A、用水量定額:建議采用規范中的低值。
B、小時不均勻系數Kh的選定:Kh影響加熱設備選用的重要依據,原有規范中的數據偏大,現擬按附表執行。
C、最大小時總流量:同一系統中不同類型的用水量如何疊加。不同時發生的最大用水量應通過分析后合理疊加。
D、供水溫度的選擇:應根據系統大樣確定供水溫度,小系統------低溫、大系統----高溫,盡量采用適當低的熱水溫度,減少熱損失,節約能源。
三、系統設計
A、冷熱水系統的壓力平衡:冷熱水側的壓差值不大于0.0.Mpa.
B、加水管道系統的設置:為保證回水效果,單棟建筑應同程回水,小區或多棟建筑組合可采用不同程回水,宜用導流三通或分回水泵回水。
C、熱水站的布置:為減少熱損失熱水站服務半徑不宜過大。
四、設備及管道閥門的選型
A、加熱設置:
應選擇被加熱側阻力變化小的設備,保證循環和平衡。設備的煥熱效果好,熱媒熱量利用充分。
B、熱水循環泵:應設計確定循環泵的流量揚程,減少循環泵的開啟時間,合理確定循環周期。
五、保溫及管道敷設
A、室內管道的保溫材料及做法
B、暗裝管道的保溫材料及做法
C、室外管道的敷設方式
D、室外管道的保溫材料及做法
上一頁 下一頁 |